_. D) m5 X4 Q- [/ r* o
6 _# R3 P N' P" Q d& }3 X+ C. Y/ Q4 K
/ ^5 B/ M3 w! A0 J# s m4 n4 o; i$ i 昨天下午,钱塘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,在富春江畔举行。浙江省及杭州市财政共投入100万元,放流了中华鳖、中华绒螯蟹等11个品种、约1100万尾水生动物。数量还是品种,历年来规模最大。
5 Q4 [' ^: o0 Z5 O7 k/ a/ ~( R/ i' _; O! T2 D
) H$ m$ v. a; ^1 s/ E9 E
4 W. M. \3 j0 V# p& S 靠捕鱼一年收入超10万元
2 M* j$ b" j1 S- R
: L: V: v) q+ ]: p0 Y. D
+ A( B0 b6 ~) N* ?$ i8 ]' E6 c
O' l3 y, F& Y- i6 v# N0 I 常见的花鲢、青鱼等外,钱塘江珍稀土著品种,如三角鲂、中华鳖、中华绒螯蟹等引人注目,其中,三角鲂10万尾、中华鳖1万只、中华绒螯蟹150万只。
! N6 {/ O% R/ D/ P* Y: |2 p
3 x: W, l9 ?; f( j, k" ^; y3 ?+ K$ A4 Y5 H6 B) h
* ]( z4 A7 t. y% E2 ^8 ?' T
增殖放流,最开心的要数江边渔民。因为钱塘江的野生鱼、鳖、蟹越来越少,价格一路飙升。 + r' J4 L' b$ k* l. X4 j
) w7 f y J" W( q( f
* K* ?9 i2 S6 F: p3 F
: m9 ?9 T+ ~5 b, M 富阳渔村渔民孙家林,忙着往江里倒小甲鱼,他开心地说:“上星期我还捕到一只1斤多重的中华鳖,卖了六七百块钱。”他的同村渔民,一年收入高的超过10万元。 % U' N# L1 [5 y2 {' T! d1 w
9 A6 X, a, D. [
; r$ j- A+ g2 f
! I+ r- T. J% k
味道实际上比阳澄湖蟹好
, N3 J3 [2 N% w/ l6 f4 y
0 P4 [0 j( y3 B$ p5 O# B. m
D: Q$ C) A j. S& X0 n9 f5 D4 R, p4 m `" O0 R! _
这次放流,经济价值最高的数中华鳖和中华绒螯蟹。 # L/ h0 X, M: Y
+ ]7 `! _- h' J2 c7 E0 Q! @6 e$ q" ]
) o9 e2 |1 C5 @* Q1 e- D" ~/ E" l/ e& c
钱塘江野生中华鳖每年才长三两,营养好,市面上可卖到480元一斤。
$ _6 O `3 I3 A) h$ _
4 `7 ~' q; v/ q0 t1 y, X
: N3 N% m& f2 k2 |" {0 J
* K+ N1 G! h7 m0 T1 S# N4 G. o* M- t 中华绒螯蟹是钱塘江流域的土著蟹,放养到阳澄湖就是阳澄湖大闸蟹。因为钱塘江水质比阳澄湖好,在这里放养的蟹,味道实际上比阳澄湖蟹还要好。放下去时只有0.1两重,价格约0.2元,今年10月可捕,重约三四两,每斤市场价至少100元。
: x9 O$ T3 w+ @0 |( F K2 H3 S( v
7 G& g7 R' L: U% B# c- e+ i$ [& D! d2 [9 n3 T" [" O
# \& T% j9 U7 O" K, c, w* V
花白鲢等对钱塘江功不可没
& ^. y4 t) {' S, G% T9 U6 l: I
4 o, m* V0 [2 X& O0 n" {$ R o* N" o; b7 k
) j3 m! }$ t% Y% P 人工增殖放流,不仅渔民得实惠,对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修复作用。 : a4 x# x; B) E) g, x( |
+ c8 C$ L* n% L# f; p7 T# ?
6 @) A( A& F+ I1 @/ x- p9 v" u8 n8 ]: R$ u" {* m
增殖放流的品种和数量,经过专家多次论证。恢复钱塘江天然经济水生动物多样性,优化鱼类种群结构,改善江域生态环境。 * D+ O* N: t6 Q2 S0 W; h3 Y
$ F- O6 T% ^8 O8 M
$ |" p- [( |) X/ `% e4 U% u- r: }
; d. L' X. b% b, {; b' @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叶金云说,比如,俗称包头鱼的花白鲢以浮游生物为食,如蓝藻绿藻等,能降低水质富营养化,号称钱塘江水体的“净化器”。
& j% z' G( h L+ }* d0 q
) j2 y; Z! B6 |' Q" H. z: z/ J& p4 p2 d' m9 P1 Q
. U; [9 m: J8 M; p+ r 花白鲢生活在水体上层,三角鲂和花-活跃在水体中下层,翘嘴红鲌属于中上层鱼类,中华鳖、中华绒螯蟹、鲤鱼则生活在底层水里。他们各司其职,净化并修复着钱塘江生态。 6 Z. J3 @1 h0 q$ y
7 f9 F( d3 c! U! o
6 k! L5 _4 V3 A% K7 A& f
0 l r; y/ ?2 T- D+ Q M: ^6 k 钱塘江生态遭严重破坏 / v Y5 l$ G# T& ~$ g
8 i$ O* o- v' d& I
& u, w) I: S Q, ]8 ~' A" Y7 ?
1 V" h: d; s) u 钱塘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,“我捕鱼30年了,30年前一捞满满一网的鲥鱼、刀鱼,现在一条也没了。”老渔民孙大伯说。 ; E' a7 K; t/ R. J! O2 ~* q
v* w5 y0 T! @! E# b! {
7 j# P, `+ `+ J" b) h3 S
/ O7 A% x6 p" |5 g8 V+ s6 X+ I% N 近年来,由于水污染、过量采砂等原因,破坏了底层生态,钱塘江的水温、潮流发生巨大变化,改变了鱼类的产卵繁殖条件。有的鱼类因此丧失了繁殖能力,如花白鲢,越来越少。而鲥鱼、刀鱼,则面临绝种的危险,但专家们对此也束手无策。 5 p6 U3 { _* k( |
+ s) C) G5 ?# l; Z
4 v* h* `( k5 i
2 _1 w! r/ T) N( L% J “钱塘江自然生态的恢复,光靠增殖放流不能根本解决。最终,还是要依靠改善沿岸、江中的生态环境。”杭州市渔政站站长俞永田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