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春节,逛了趟庙会,琳琅满目,摩肩接踵,牛气冲天,火的不得了;热腾腾的小吃摊位前,挤都挤不过去,兴奋的吆喝声,小孩子的笑脸……去电影院吧,看一场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,影院里竟也是人挨人,坐得满满的……说经济危机,总觉得市场的人气少了,冷清了;没想到啊,竟然是这样的火爆场景,其乐融融、四海安康;哪儿有一点儿经济危机的影子呢?$ z9 f0 C3 f! m; M7 A3 Z9 Z
8 p" r5 I& X7 u7 O! m
上班后翻报纸,哇噻:春节黄金周这几天,进京的游客高达3320万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长20 %,旅游总收入21. 5亿,历年中的最高纪录。4 P1 n' a1 P( c2 J' x; Q
. h5 Q+ k1 P$ |/ y+ _
金融危机,整个世界都在寒流中打哆嗦;怎么中国一枝独秀的这么牛?
, c" l& n! c0 C# I7 C8 F# K% H5 \2 w$ ]2 r- _8 v, k3 @+ g
温家宝总理欧洲出访,一番讲话,令人豁然。缘由的根本,就是中国的银行资产整体质量好,流动性充裕,受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比较小,银行处在比较稳健、健康的经营状态,这对我们国家应对金融危机,起了巨大的支撑作用。近10年来,中国对银行业实行改革;不良资产率只占2.5%,资本充足率已超过《巴塞尔协议》规定的8%。银行的健康运营,有助于我们抵御金融危机啊!
% k8 u" x/ X5 Y* O1 Q. ?5 m8 Z$ e8 H V# w
全球性的金融危机,导致世界上各大银行资产严重缩水。温家宝总理讲“中国没有拿钱往银行里补窟窿”。这话说的好,让人振奋;同时,说这话更是需要有坚实底气的。+ L! g; h6 ~" ?1 X
' ?! S5 g& E0 G# D5 ^金融危机肆虐,已经几个月过去了,世界上一些国家出台了刺激计划,但是却仍看不到效果。为什么?究其根源,就是资金的投向目标,资金没有投给实体经济,没有投给消费,没有投给技术改造,而是投给了银行。8 t( }' _/ \) O: @1 H7 d' e1 V/ X
! }2 E( I8 c# C$ _ \
转过视线,审视中国的应对政策,人们看到的,则是一个个蕴涵着希望的现实规划;在应对金融危机中,透出温暖的民生气息。中国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,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,农村民生工程、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、生态环境等方面建设和地震灾后重建。中国的政策,是把扩大国内需求、调整振兴产业、推进科技创新、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,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,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,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。/ s! h E6 G9 O c
, Z6 T0 l% g5 s" O# f可以说,中国的救市政策,具有明显的民生属性,与其他西方国家有着天壤之别。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大规模进行政府投资,但许多国家的“救市”,仍是在保银行,救银行。而中国提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是投向实体经济,是实行结构性的减税政策,是让利于企业和老百姓,我们实行的家电下乡、农机下乡、汽车下乡,都是用各种补贴方式促进消费,没有拿钱往银行里补窟窿。中国救市政策的民生属性,决定了它将为普通百姓的生活提供更多地保障。
c) l: E1 `, t5 u, |0 G
+ H$ w& O2 x1 _! y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也好,税收优惠政策也好,都是本着民生的宗旨而行;一方面是缓解企业和居民负担,一方面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,积极推进医改、教改。据悉,今年的中央财政,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资金投入增幅,将大大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幅。
. Y2 p/ Y2 g, K6 N* L2 k" F. \- l$ l7 |( j% o4 V
中国政府的做法是明智的、是最具有实效的、也是最具有远见的。一个充满民生情怀的政府,其决策必定会得到民众的支持。在抗击金融寒流中,人民群众在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温暖和实惠。中国的老百姓有理由坚信:寒冬很快就会过去,春天的太阳将为我们的生活,照入更为绚丽的色彩。 |
|